查看原文
其他

800V高压平台研究:2022年进入大规模量产元年

佐思汽研 佐思汽车研究 2022-09-27


800V高压平台车型是各大OEM重点布局方向


400V平台在目前的E/E架构下较难实现200KW以上的快充,但升级到800V高压平台之后,200KW的快充电流大幅减小,更有希望实现350KW以上的快充。

而且在充电功率相同的情况下,800V高压快充架构下的高压线束直径更小,相应成本更低,电池的散热更少,热管理的难度相对也低一些,整体电池成本更优。

鉴于800V高压平台可有效解决补能焦虑,目前大部分主机厂已进行了相关布局。2021年比亚迪、吉利、长城、小鹏、零跑等相继发布了800V高压技术的布局规划,理想、蔚来等车企也在积极筹备相关技术。从量产时间看,各大车企基于800V高压技术方案的新车将在2022年之后陆续上市。

主要OEM高压平台量产规划

来源:佐思汽研《2021-2022年800V高压平台研究报告》


现代:在2021上海车展上发布了IONIQ的首款纯电车型现代IONIQ5,基于E-GMP平台开发,国内版将于2022年量产,IONIQ 5具备以下技术亮点:

  • 充电状态(SOC)从10%至80%,仅需18分钟;

  • 800V高压架构;

  • 后驱集成了将400V转换为800V的HV booster


从IONIQ 5的800V高压架构图可以看出,基本上所有的高压器件均已升级到800V,前驱采用功率75kW的三合一驱动,后驱采用了功率155KW的五合一驱动,并且设计有400V到800V的转换器,可以进一步扩大快充的应用场景。

现代IONIQ 5的800V高压架构

来源:《Hyundai IONIQ 5 The new benchmark for mid-sized sports utility electric vehicles 》


长城:2021年11月,长城沙龙发布旗下首款车型机甲龙,搭载自研的大禹电池,电池容量为115kWh,CLTC续航是802km。此外,机甲龙采用了800V高压充电技术,峰值电流最高可达600A,充电10分钟,可实现续航401km,充电15分钟,可实现续航545km。



此外,长城也在积极部署800V高压技术零部件,如可支持800V电压的双电机矢量控制模块、800V SiC控制器、800V~1000V的250A超高压线束系统等。

小鹏:2021年11月,小鹏正式发布了基于800V高压SiC平台量产车小鹏G9,可实现超充5分钟,补能超过200km。此外,小鹏G9的最大充电电流超过600A,电驱效率高达95%以上,系统综合效率将近90%。

小鹏G9车上所有零部件都达到800V级别,可支持800V高压。此外小鹏在G9上面降低了高压连接每个环节的电阻,还实现了特殊情况安全保护,从而使得最大充电电流达到600A以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充。



零跑2021年7月发布零跑2.0未来战略,对800V高压技术进行了明确的规划,计划于2024年第四季度量产800V超高压电气平台,可以支持400KW超级快充,充电5分钟,补能超200公里。此外,零跑还计划在2023年底量产高性能大功率碳化硅SiC控制器,以替代当下的IGBT,这款产品可以将电机的功率提升至300KW,同时支持800V快充,且可提升4%的效率。


配合高压平台车型,OEM主机厂加快部署自营超级快充网络


搭载800V高压平台的车在现有普通的充电桩充电,充电速度达不到预期,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快充。因此,没有超级充电桩搭配使用,车载800V高压平台无法真正发挥功效,因此800V高压平台+超级充电桩技术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目前基于800V高压技术平台的车型已进入量产阶段,超级充电桩的部署也在有序推进。而主机厂除了与运营商合作部署充电网络外,也在积极自建充电网络。无论自建还是合作运营,高压都是重要的发展趋势。


主要OEM快充桩部署情况

来源:佐思汽研《2022年800V高压平台研究报告》


广汽:2021年8月,广汽埃安发布了A480 超充桩,与800V高压平台车型搭配使用可以实现6C的高倍率充电,可实现 0% 至 80% 电量充电时间 8 分钟,30% 至 80% 电量充电时间 5 分钟。

广汽埃安目前已经在广州东宏国际建成了首个超充站,已投入运营。到 2025 年,广汽埃安计划建成超级充电站 2000 站,覆盖 300 座城市。

来源:广汽埃安


小鹏:小鹏汽车的超级补能体系由车端、桩端、站端同步推进。车端部署搭载800V高压SiC平台的量产车型,桩端将率先量产铺设480kW高压超充桩,站端部署自研的储能充电技术,一次储能可以满足30辆车的不间断大功率超充需求。截止2021年10月,小鹏品牌的超充站上线439座,覆盖了121个城市。


小鹏800V高压SiC平台+480kW高压超充

来源:小鹏


车端SiC迎来风口,各厂商加速布局


在800V高压平台下,系统部件的耐压等级也需要提升到800V,相应采用的元器件及相关材料的耐压等级都需要提升至800V以上,且在高压架构下,电池包、电驱动、PTC、空调、车载充电机等都需重新选型。

从车端看,随着供应商的积极部署,电驱动、快充电池、PTC,DCDC等的高压技术已经具备量产能力。如快充电池领域,2021年4月长城旗下的蜂巢能源推出全新的快充电池和对应电芯,第一代2.2C蜂速快充电池的电芯容量为158Ah,能量密度250Wh/kg,充电16分钟可实现20%-80%SOC,2021年四季度量产;第二代4C快充电池充电典型容量165Ah,能量密度>260Wh/kg,充电10分钟可实现20%-80%SOC,计划于2023年二季度量产。


来源:华为


在800V高压平台零部件升级过程中,SiC凭借耐压性好、稳定性好、频率优于硅基IGBT、体积小等优点,受到行业的广泛关注。

在新能源汽车上碳化硅主要应用在车载电源和电机控制器领域。虽然目前SiC器件价格较高,大范围应用会使单车成本有所上涨,但使用SiC器件可以增加续航里程,并降低电池成本,与SiC器件带来的成本上涨抵消之后,单车成本是下降的。

而且从长期看SiC器件的价格是会逐渐下探,因为中国硅基IGBT被国外垄断了,而在碳化硅领域,华为、欣锐科技、英博尔等已经成功布局,国内厂商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实现国产化替代,若后期国产化后成本还会进一步下降。

800V高压平台量产为SiC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各大供应商纷纷计划扩大SiC产能以应对后期需求的增长。


主要供应商SiC扩产规划

来源:佐思汽研《2022年800V高压平台研究报告》


佐思汽研《2022年800V高压平台研究报告》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 800V高压平台简介、优势、车端高压平台标准、充电桩端高压平台标准、高压平台市场规模及竞争格局等研究;

  • 800V高压平台对上游产业链(如电池、电驱、热管理等)的影响、800V高压平台电气架构设计、下游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等研究;

  • 800V高压平台的发展阶段、在车端的应用、在充电桩上的应用等研究;

  • SiC在800V高压平台上的应用优势、SiC在车端的应用、SiC在充电桩的应用、SiC产业现状等研究;

  • 主机厂及供应商在800V高压技术上的布局情况研究。



《2022年800V高压平台研究报告》目录

本报告共248页


01

800V高压平台市场

1.1 高压平台简介

1.1.1 高压快充技术发展背景

1.1.2 电动车电压等级

1.1.3 高压系统架构分类

1.1.4 电动车高压架构

1.1.5 400V和800V高压架构

1.1.6 从400V过渡到800V的方式

1.1.7 部分高压架构

1.1.8 全系高压架构

1.1.9 800V平台的不同升压方式

1.1.10 800V电压平台配备升压转换器

1.1.11 高压线束分布

1.1.12 高压连接器分布

1.1.13 薄膜电容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应用


1.2 高压平台优势

1.2.1 电动汽车行业痛点(1)

1.2.2 电动汽车行业痛点(2)

1.2.3 800V高压平台可以解决行业痛点

1.2.4 800V平台可提升充电效率(1)

1.2.5 800V平台可提升充电效率(2)

1.2.6 800V平台可提升整车动力性能、续航里程

1.2.7 800V平台可以向上兼容高端车


1.3 车端高压平台标准

1.3.1 电动车高压平台标准建设情况(1)

1.3.2 电动车高压平台标准建设情况(2)


1.4 桩端充电标准

1.4.1 全球电动汽车充电接口主要标准

1.4.2 全球电动汽车充电接口主要制定组织

1.4.3 交流充电接口标准

1.4.4 直流充电接口标准

1.4.5 组合充电接口标准

1.4.6 全球主要车型的充电接口标准

1.4.7 充电接口标准统一的重要性

1.4.8 全球充电标准逐渐统一

1.4.9 中国ChaoJi充电技术标准完善(1)

1.4.10 中国ChaoJi充电技术标准完善(2)


1.5 市场规模及格局

1.5.1 800V平台系统零部件成本变化

1.5.2 中国800V平台车端应用市场空间

1.5.3 中国充电桩市场需求空间

1.5.4 800V平台市场参与者

1.5.5 主机厂及供应商纷纷布局800V平台

1.5.6 主要高压零部件市场竞争格局


02

800V高压平台产业链

2.1 800V高压平台产业链逐步完善

2.1.1 高压架构零部件产业链逐步完善

2.1.2 中国供应商在800V平台产业链中的布局

2.1.3 高压架构桩端产品线成熟


2.2 800V高压平台对元器件的影响

2.2.1 高压零部件及元器件耐压等级需求提升

2.2.2 不同器件的功率水平

2.2.3 高压对上游元器件耐压器件产业带来的挑战

2.2.4 高压平台下部分元器件需要升级

2.2.5 薄膜电容耐压等级提升

2.2.6 800V平台薄膜电容价值量提升

2.2.7 高压直流继电器:高性能要求驱动附加值

2.2.8 激励熔断器渗透率提高

2.2.9 软磁合金粉芯:升压模块提升用量需求

2.2.10 高压系统架构变革,上游功率器件迎发展机遇


2.3 800V高压对电池的影响

2.3.1 400V与800V动力电池的区别

2.3.2 800V高压快充架构下电池成本更优

2.3.3 800V高压对电池倍率性能要求更高

2.3.4 电池负极快充性能要求提升

2.3.5 电池串数增加,电芯一致性要求提高

2.3.6 800V电池技术案例

2.3.7 快充电池技术案例


2.4 800V高压对电驱的影响

2.4.1 800V电驱系统技术面临的挑战

2.4.2 高压对电机带来轴承耐腐蚀、绝缘挑战(1)

2.4.3 高压对电机带来轴承耐腐蚀、绝缘挑战(2)

2.4.4 800V电驱系统对逆变器技术带来的挑战

2.4.5 800V电机的设计参数

2.4.6 800V平台驱动OBC/DCDC增长(1)

2.4.7 800V平台驱动OBC/DCDC增长(2)


2.5 800V高压平台隔离芯片需求增长

2.5.1 新能源汽车隔离芯片的应用

2.5.2 新能源汽车车载逆变器用隔离芯片

2.5.3 新能源汽车OBC充电器用隔离芯片

2.5.4 800V高压平台隔离芯片量价齐升


2.6 800V高压对热管理的要求

2.6.1 电动汽车热管理技术

2.6.2 800V高压快充技术提升对热管理的要求

2.6.3 现代与保时捷800V平台电池冷却方案


2.7 电动汽车高压电气架构设计

2.7.1 高压电气架构设计输入

2.7.2 高压架构方案设计

2.7.3 高压电器架构设计

2.7.4 高压架构系统安全设计

2.7.5 高压架构线束设计

2.7.6 高压连接器安全设计


03

800V高压平台应用

3.1 800V高压平台发展阶段

3.1.1 800V高压平台发展阶段一

3.1.2 800V高压平台发展阶段二

3.1.3 高电压平台+超级充电桩技术成为最终发展趋势

3.1.4 800V平台应用难点(1)

3.1.5 800V平台应用难点(2)


3.2 车端高压平台应用

3.2.1 800V平台充电效果更好

3.2.2 车端800V推动快充电池需求增长

3.2.3 车端高压架构的发展趋势

3.2.4 车端高压架构硬件技术方向

3.2.5 车端高压架构控制技术方向

3.2.6 800V高压平台的电驱系统设计方向

3.2.7 SiC +800V平台的组合将成为电动车发展趋势

3.2.8 高压技术将逐渐从高端车型向普通车型下探


3.3 桩端高压应用

3.3.1 充电桩类别

3.3.2 充电技术类型

3.3.3 充电站充电桩的配置比例

3.3.4 充电桩成本结构

3.3.5 高压快充桩利于节约成本

3.3.6 充电枪技术方向

3.3.7 高压快充桩成为发展方向

3.3.8 800V充电桩的技术升级

3.3.9 高压架构是实现超级快充的必然趋势

3.3.10 主机厂加速布局充电网络

3.3.11 高压大功率充电桩使用过程中面临的难题


04

800V高压平台SiC应用趋势

4.1 SiC产品优势

4.1.1 SiC自身性能优异

4.1.2 SiC器件的优势

4.1.3 高压平台对SiC的需求


4.2 SiC在车端800V高压平台的应用

4.2.1 车端800V SiC解决方案优势

4.2.2 SiC器件应用于高压平台利于效率提升

4.2.3 SiC在750V平台下的优势

4.2.4 SiC器件的应用有利于节约整车成本(1)

4.2.5 SiC器件的应用有利于节约整车成本(2)

4.2.6 SiC器件的应用有利于节约整车成本(3)

4.2.7 SiC未来应用主要在电动车领域

4.2.8 SiC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范围

4.2.9 碳化硅SiC应用主要集中在电控模块

4.2.10 车用SiC市场空间


4.3 高压充电设施推动SiC在充电桩应用

4.3.1 SiC器件在充电桩中的应用优势明显(1)

4.3.2 SiC器件在充电桩中的应用优势明显(2)

4.3.3 800V充电设施推动SiC的桩端应用

4.3.4 桩端SiC应用案例(1)

4.3.5 桩端SiC应用案例(2)

4.3.6 桩端SiC应用案例(3)


4.4 SiC产业现状

4.4.1 SiC MOSFET成本结构

4.4.2 SiC衬底市场格局

4.4.3 SiC MOSFET价格走势

4.4.4 SiC MOSFET市场格局

4.4.5 零部件厂商布局SiC

4.4.6 供应商扩产车用SiC产能

4.4.7 整车厂商布局SiC


05

OEM的800V高压平台方案

5.1 主机厂800V高压技术布局

5.1.1 主要OEM的高压快充量产方案(1)

5.1.2 主要OEM的高压快充量产方案(2)

5.1.3 OEM 400V 快充的进化路径

5.1.4 OEM 800V 快充的进化路径

5.1.5 2021年国内OEM快充布局


5.2 保时捷

5.2.1 保时捷Taycan高压平台架构

5.2.2 保时捷Taycan具备4个电压平台

5.2.3 保时捷Taycan电池包

5.2.4 保时捷Taycan充电系统

5.2.5 保时捷Taycan充电机及升压单元

5.2.6 保时捷Taycan DCDC转换器


5.3 现代

5.3.1 现代E-GMP高压平台

5.3.2 现代E-GMP平台电池设计

5.3.3 基于现代E-GMP平台的量产车型

5.3.4 IONIQ 5的800V高压架构

5.3.5 IONIQ 5的快充曲线

5.3.6 现代电子电气架构演进过程中引入800V技术


5.4 奥迪

5.4.1 奥迪PPE平台

5.4.2 奥迪PPE平台电驱动系统

5.4.3 奥迪PPE平台800V电池

5.4.4 奥迪PPE平台热管理系统

5.4.5 奥迪PPE平台电机冷却系统

5.4.6 奥迪PPE平台电池冷却系统

5.4.7 奥迪e-tron的热管理

5.4.8 2022年奥迪RS e-tron GT使用800V系统


5.5 奔驰

5.5.1 奔驰MMA平台架构

5.5.2 奔驰EQE自己开发800V系统


5.6 比亚迪

5.6.1 比亚迪E 3.0平台同时满足1000km续航与800V快充

5.6.2 比亚迪汽车电压平台发展历程

5.6.3 比亚迪800V 高压闪充技术

5.6.4 比亚迪采用SiC技术

5.6.5 比亚迪e平台3.0电机升压充电技术

5.6.6 比亚迪高压电驱系统

5.6.7 比亚迪800V高压平台应用

5.6.8 比亚迪电子电气架构演进过程中800V技术的引入


5.7 广汽

5.7.1 广汽石墨烯超快充电池

5.7.2 广汽石墨烯超快充电池性能

5.7.3 广汽埃安超倍数电池技术

5.7.4 广汽埃安超充站模式

5.7.5 广汽埃安超充站部署

5.7.6 广汽电子电气架构演进过程中800V技术的引入


5.8 吉利极氪

5.8.1 吉利极氪超级快充技术

5.8.2 吉利极氪汽车超充站

5.8.3 吉利极氪800V高压平台应用


5.9 长城

5.9.1 长城800V电动产品布局

5.9.2 长城蜂速充电电池

5.9.3 长城蜂速充电电池主要技术(1)

5.9.4 长城蜂速充电电池主要技术(2)

5.9.5 长城电子电气架构演进中800V技术的引入

5.9.6 长城机甲龙搭载800V高压平台


5.10 东风岚图

5.10.1 东风岚图800V高电压平台及超级快充技术(1)

5.10.2 东风岚图800V高电压平台及超级快充技术(2)


5.11 北汽极狐

5.11.1 北汽极狐800V高压平台

5.11.2 北汽极狐超充站建设情况


5.12 小鹏

5.12.1 小鹏800V高压SiC平台

5.12.2 小鹏充电网络

5.12.3 小鹏高压超级补能体系布局

5.12.4 小鹏电子电气架构演进中800V技术的引入


5.13 零跑

5.13.1 零跑动力总成技术

5.13.2 零跑800V高压技术


5.14 其它

5.14.1 理想快充技术布局

5.14.2 极星800V高压平台部署


05

Tier 1的800V高压平台方案

6.1 Tier 1 800V高压技术布局

6.1.1 供应商在高压零部件上的布局

6.1.2 供应商800V高压电池技术布局

6.1.3 主要供应商800V高压电池技术对比

6.1.4 厂商合作部署800V技术


6.2 华为

6.2.1 华为高压平台解决方案

6.2.2 华为AI闪充·动力域全栈高压解决方案(1)

6.2.3 华为AI闪充·动力域全栈高压解决方案(2)

6.2.4 华为高压驱动系统

6.2.5 华为轴承电腐蚀解决方案

6.2.6 华为HiCharger充电模块

6.2.7 华为热管理系统


6.3 孚能科技

6.3.1 孚能科技800VTC超充超压技术

6.3.2 孚能科技800VTC超充超压平台技术优势


6.4 纬湃科技

6.4.1 纬湃科技高压电驱产品

6.4.2 纬湃科技800V碳化硅电控产品

6.4.3 纬湃科技EMR4电驱动系统

6.4.4 纬湃科技高压DC/DC转换器

6.4.5 纬湃科技高压逆变器

6.5 采埃孚

6.5.1 采埃孚电驱动技术

6.5.2 采埃孚800V高压技术布局

6.5.3 采埃孚800V碳化硅电驱系统


6.6 其它

6.6.1 博格华纳800V技术布局

6.6.2 AVL 800V技术布局


更多佐思报告


报告订购及合作咨询联系人:  

符先生:15810027571(同微信)

赵先生:18702148304(同微信)


佐思 2021年研究报告撰写计划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全景图(2021年12月版)


主机厂自动驾驶汽车视觉(上)高精度地图
商用车自动驾驶汽车视觉(下)高精度定位
低速自动驾驶汽车仿真(上)OEM信息安全
ADAS与自动驾驶Tier1 汽车仿真(下)汽车网关
汽车与域控制器毫米波雷达APA与AVP
域控制器排名分析车用激光雷达驾驶员监测
激光和毫米波雷达排名车用超声波雷达红外夜视
E/E架构 Radar拆解车载语音
汽车分时租赁充电基础设施人机交互
共享出行及自动驾驶 汽车电机控制器L4自动驾驶
EV热管理系统混合动力报告L2自动驾驶
汽车功率电子汽车PCB研究燃料电池
无线通讯模组汽车IGBT汽车OS研究
汽车5G汽车线束线控底盘
合资品牌车联网V2X和车路协同转向系统
自主品牌车联网路侧智能感知模块化报告
自主品牌ADAS研究商用车车联网商用车ADAS
汽车多模态交互汽车智能座舱车载显示
Tier1智能座舱(上)座舱多屏与联屏智能后视镜
Tier1智能座舱(下)智能座舱设计汽车照明
座舱SOC汽车VCU研究汽车座椅
汽车数字钥匙TSP厂商及产品HUD行业研究
汽车云服务平台

OTA研究

汽车MCU研究
AUTOSAR研究智慧停车研究传感器芯片
软件定义汽车Waymo智能网联布局ADAS/AD主控芯片
T-Box市场研究自动驾驶法规ADAS数据年报
T-Box排名分析智能网联和自动驾驶基地汽车镁合金压铸
乘用车摄像头季报智能汽车个性化飞行汽车
专用车自动驾驶农机自动驾驶矿山自动驾驶
港口自动驾驶自动驾驶重卡

无人接驳车

仪表和中控显示
车载DMS
合资品牌ADAS


佐思研究月报

 ADAS/智能汽车月报 | 汽车座舱电子月报 | 汽车视觉和汽车雷达月报 | 电池、电机、电控月报 | 车载信息系统月报 | 乘用车ACC数据月报 | 前视数据月报 | HUD月报 | AEB月报 | APA数据月报 | LKS数据月报 | 前雷达数据月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